疫情的阴霾还未完全散去,但春天的脚步已经无法阻挡。得益于一系列强有力举措,我市在确保疫情防控不放松的前提下,餐饮、商贸、旅游等行业在春风的吹拂中纷纷复苏,广大市民的生产生活也渐渐步入正轨。战“疫”正酣,复工有序,日前,记者走进滁城建筑工地,发现工人们正抓住复工复产的有利时机,重新找回忙碌时的生产节奏。
塔吊机挥舞着有力的“臂膀”,大型货车工地内外来回穿梭,工地上各类机器轰鸣作响,戴着口罩的工人们熟练而仔细地忙着手中的活儿……3月16日上午10时许,在明媚阳光的照耀中,琅琊区山河赋小区建设工地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王学成会长(左二)、王元奇秘书长(左一)前往会员企业调研
正忙着查看施工进展的项目经理余诚龙,抬眼看到工地大门口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在接受保安员的体温检测和信息登记,赶紧迎了上去。来人是市建筑业协会会长王学成,他手里拎着一个鲜红的塑料袋:“余经理,这几百个口罩,够你工地用上几天了吧。”余诚龙高兴地答道:“您这是雪中送炭啊!”
王元奇秘书长代表滁州市建筑业协会向会员单位捐赠口罩600个
“不戴口罩,不量体温,任谁也不给进”,门口保安员师傅告诉记者,“我们还向所有工人宣传,让大家不聚集,生病发烧早去医院……”记者走进办公区域,明显闻到一股浓郁的酒精味。“办公室里天天消毒,确保不留死角”,项目经理余诚龙说。
据余诚龙介绍,在接到琅琊区住建部门准备开工的通知后,工地立刻想方设法做好复工准备。建立防疫制度,设立隔离房,还有首批2000个口罩、60升消毒酒精、10大桶84消毒液、4把体温枪……2月21日,150名滁州本地工人,在各自做好防护措施后,率先走上工作岗位。目前,整片工地约350名工人,都陆续回归岗位。“关于防疫物资,我们想办法采购,加上热心人士捐赠,确保所有工人平安健康作业”,余诚龙说。
“建筑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保障工人的健康和安全尤为重要”,市建筑业协会秘书长王元奇告诉记者,随着科学防控的逐步落实,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各行各业都在陆续复工复产。为了帮助建筑企业共渡难关、复工复产,该协会自费购买5万余只口罩,陆续发放给各个工地。为了避免人员聚集,该协会采用邮寄和分时段自取方式发放口罩,共同构建疫情防控安全线。